教学案例--安晶

发布时间:2020-12-04 15:49:50    浏览次数:

         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青年之星评优课”教学案例

姓名

安晶

学科

历史

日期

2015.4

课型

复习课

课题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事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曲折。

教学重点

1.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

2.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红军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

教学难点

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

2.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等

      

一、整体感知,进入复习

通过之前复习我们了解到,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进行着救国救亡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改革或革命运动,以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是都失败了。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活动挽救民族危亡。

二、整合知识,精讲点拨

1. 解读概念:什么是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师:依据概念指出,民主革命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生: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

师: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生:资产阶级。

2.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

师:从1840年至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但是中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至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新两个阶段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造成的。但是无论哪一时期,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侵略反封建,而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具备了哪些条件?

生: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⑶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梳理基础,构建网络

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大事年纪

191956

五四运动

19217

中共一大

1922

中共二大

19241927

推动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19261927年 北伐战争 )

192789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710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4

井冈山会师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410月~193610

红军长征(19351月 遵义会议 )

 

四、整合知识,精讲点拨

依据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上述事实怎样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生: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做了政党准备。中国二大提出了现阶段革命纲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正确的国民纲领。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革命斗争。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在其早期发展中遇到哪些挫折?是如何解决的?

生:第一次挫折——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解决——开展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第二次挫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解决——正确分析国情,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三次挫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解决——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五、总结升华,自主练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从幼稚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革命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最终走向了胜利。

练习: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2 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4 分)

板书

设计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几个发展阶段

 

课后

反思

1.注重概念教学,复习课开始就给出学生关于“民主革命”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革命任务是什么,领导者是谁;明确概念后,学生在学习中国新旧民主革命时能够更好的区分“旧”“新”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民主革命为什么会分为两个时期。

2.注意了知识的整合,在学生自主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单元主题提出两个问题:上述史实如何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在其早期发展中遇到哪些挫折?是如何解决的?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再次温习基础,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历史史实,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问题设置贴近于中考,注重培养学生做题能力。

4.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学生引导不够明确,问题不够细化,使得学生理解上有难度,回答不到位。

5.问题缺乏最后的总结,只放不收。

组长

点评

复习课应该包括温故和知新两个层次。温故是对学过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主要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是复习课的最低要求,而知新是在温故的基础上能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节课来看,温故有余而知新不足。课堂开始明确“民主革命”的概念,依据概念让学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回顾是在温故,第二个环节是梳理基础知识,对基本史实进行梳理,也是在温故,而在 “整合知识,精讲点拨”环节中,设置两个大的问题,设想是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史实,学会运用基本史实回答问题,但是问题比较大,又对学生缺乏引导,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到。因此在以后复习课教学中,应注意在问题设置上更加细化,多样化,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